一、儀器調諧與優化
1.定期調諧:
調諧是確保儀器準確性和靈敏度的關鍵步驟,應根據儀器使用情況和廠家建議定期進行。
調諧過程包括對質量分析器的優化,如四級桿質量分析器的峰寬和目標質量數的偏離程度調整。
2.日常優化:
使用標準調諧液進行日常優化,確保儀器在分析過程中的穩定性。
檢查儀器性能,包括靈敏度、準確度等指標,并根據結果進行相應的調整。
二、操作參數調整
1.ICP部分參數:
調整RF功率:RF功率是電離的能量來源,適當增加RF功率可以提高等離子體的溫度和解離能力,但需注意避免過高導致儀器損壞。例如,可以將功率設置為較高的水平,如1600W,但需根據實際情況和設備手冊進行調整。
優化矩管位置、稀釋氣流速、霧化氣流速、輔助氣、等離子體氣和采樣深度等參數,以提高離子化效率和傳輸效率。
2.透鏡系統優化:
碰撞反應池和離子透鏡會影響離子傳輸效率,需定期進行優化。
自動透鏡優化功能可以簡化這一過程。
3.檢測器系統調整:
調整檢測器電壓和雙檢測器電壓,以較大化靈敏度并減少噪聲干擾。
三、樣品處理與引入
1.樣品預處理:
確保樣品充分溶解和稀釋,以減少基質效應和干擾。
避免樣品污染和損失,保證分析的準確性。
2.樣品引入方式:
根據樣品類型和分析需求選擇合適的引入方式,如溶液引入、固體樣品引入或激光燒蝕引入等。
優化樣品引入速率和穩定性,以提高分析效率。

四、數據分析與軟件應用
1.數據采集與處理:
利用儀器自帶的數據采集和處理軟件,快速準確地獲取和分析數據。
設置合適的積分時間和采樣頻率,以減少數據噪聲和提高信噪比。
2.軟件優化:
定期檢查并更新儀器軟件,以獲取最新的功能和性能改進。
利用軟件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功能,如自動調諧、自動優化等,提高分析效率。
五、儀器維護與保養
1.定期清潔與維護:
定期清潔炬管、錐和透鏡等部件,以減少污染和沉積物對分析的影響。
檢查并更換磨損的部件,如霧化器、泵管等。
2.儀器校準與驗證:
定期對儀器進行校準和驗證,以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使用標準物質進行校準和質量控制,監控儀器的性能變化。
通過儀器調諧與優化、操作參數調整、樣品處理與引入、數據分析與軟件應用以及儀器維護與保養等方面的綜合措施,可以顯著提高PE鉑金埃爾默ICPMS的分析效率。